相信很多熟悉積家的人一定會對這個系列印象深刻。方形的表殼或許不足為奇,卡地亞在一戰的時候就推出了方形的Tank系列,但是可以翻轉的表殼設計就是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亮點了。所以直到今天很多人在提起積家時,仍然會不由自主地談到這個造型很別致的系列,雖然積家目前賣的最好的產品或許并不是這個系列,但是“無奇不成書”,我們今天再一起聊聊這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傳奇系列。
積家Reverso雖系運動之源,但是正裝化后,不管是男生(法國影星吉約姆·卡內)戴還是女生(德國影星黛安·克魯格)戴看上去也都別有氣質。
積家Reverso系列誕生在1931年,那不是一個好時代,然而卻是一個盛產傳奇的時代。了解歷史的朋友或許知道,那是一個經濟大蕭條的時代,世界經濟在一片哀鴻之下不久就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但是在文化藝術領域,卻有一個奇怪的“悖論”現象,即文化藝術的進步有時候未必與經濟繁榮或個人富足有必然聯系,反倒是在人心凄涼的環境下盛產了很多震撼人心的文化藝術作品,比如我國四大名著中被稱為文學成就最高的《紅樓夢》,若不是曹雪芹經歷了一個跌宕起伏的人生、見證了一個時代變遷的歷史很難想象會有如此刻骨銘心的作品。
再舉兩個制表業的例子,也就是在1931年前后的樣子,我們之前說過的那個目前拍賣價格最高的百達翡麗Henry Graves超級復雜功能懷表問世;還有勞力士也是在這一年(1931年)發明了自動轉陀,進而造就了勞力士經久不衰的恒動系列(Perpetual)。
因為奢華制表領域也可以被歸在藝術品領域,所以也或多或少有這種奇怪的“悖論”現象,當然也并不全然這樣。而Reverso作為那個時代的一個傳奇之作,同樣會和那段歷史一起銘記人心。
積家Reverso系列Q3738420腕表,手動機械機芯(因為造型偏薄,所以多為手動機芯),精鋼材質,表盤呈“小三針”布局,表徑48.5x30毫米,防水30米。
源自運動,成于創新
Reverso系列是應馬球運動而生,一些資料顯示說主要是為了在馬球運動中保護相對比較脆弱的表鏡不受外力沖擊而損壞,所以才讓相對堅固的表背可以隨時翻轉過來充當盾牌。
但是當我在和一位參與過馬球運動的朋友探討這個問題時,他說這樣設計也是為了不讓馬的眼睛被明亮的表鏡晃到,進而影響馬的正常發揮。不管怎樣,反正就是為了保證馬球比賽順利進行就對了。
當然我們也要承認,這樣一個對表殼“大規模改動”的奇妙設計也是一個很大的創新,而這個創新的時代我們前文已經提過就是經濟大蕭條時期。
在那個時代對于著眼全球的這些名表而言,所謂的世界市場其實主要就是歐洲和美國這兩個市場,當歐美幾乎都同時遭遇大蕭條時,可以想見,作為奢侈品消費的高級制表行業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我想這種強大的市場壓力一定會讓制表企業對市場訂單更加“垂涎似渴”,以至于客戶提出了比較苛刻的要求也能盡最大努力去實現。說到壓力和創新,我還記得宇舶CEO Jean-Claude Biver在去年的巴塞爾表展上接受媒體采訪談到蘋果智能手表時大聲疾呼(真的特別大聲):“我相信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必須要創新,創新可以無處不在!”無獨有偶,值得關注的是,在目前仍未褪去的新一輪經濟危機和智能手表的雙重壓力下,傳統腕表還會有哪些創新力作問世,我們拭目以待。
積家Reverso系列Q3202421腕表,這是一枚女款reverso,自動機械機芯,18K玫瑰金材質,表殼鑲鉆,表徑40x24毫米,防水30米。
總評
我們必須要承認,積家也一直在創新的路上努力,比較明顯的兩個主攻方向是復雜機芯和超薄設計,Reverso作為一個時代和積家創新精神的見證者和標志性產品,我相信還將繼續經典下去,同時也希望傳統制表業多出讓人不僅耳目一新,而且回味悠長的創新之作。


















" src="http://m.bke.net.cn/static/images/xgzsdb/1.jpg"?>">
" src="http://m.bke.net.cn/static/images/xgzsdb/2.jpg"?>">
" src="http://m.bke.net.cn/static/images/xgzsdb/3.jpg"?>">
" src="http://m.bke.net.cn/static/images/xgzsdb/4.jpg"?>">



